“人要懂得利用自己的優(yōu)勢,我的優(yōu)勢就是有錢”
很少有采訪像這次這么簡單粗暴,總是圍繞著一個“錢”字。但是沒辦法,因為王思聰和他的父親王健林確實有錢。都冠以“首富”之名,如果故意回避金錢,非要談什么高大上的意義,那也是另一種虛偽。而“金錢觀”是三個奇妙的字,就是你對錢的態(tài)度,你花錢的方式。
王思聰有兩個好朋友,是英國讀書時候的同學,他們上個月還一起出門旅行。對方的家庭也是醫(yī)生或老師這樣的普通背景。他是不太跟所謂富二代們一起混的,沒意思。“我不在乎朋友的家世,還是要看人本身,是不是好玩、人品好,有錢沒錢太不重要了。反正都不如我有錢。”
還有個朋友是賣盜版碟的,買碟時認識,一來二去成了朋友,如今他從事餐飲生意,也算創(chuàng)業(yè)成功。“既然是朋友,之前沒有太多生意上的來往,我可以給他一些建議,他過生日的時候我送他輛車,但我沒有給他投資。”
據(jù)說王思聰在英國上學的時候,一個月的零花錢只有200鎊,偶爾父母忘記,會一個月給兩次。但也算得上微薄。(不要相信有錢人的此種說法,因為吃住都在家里并且買大件東西的錢是單獨算的)他那時最大的開銷都在學校買書,哲學歷史類教材和參考書,買起來也沒有節(jié)制,但好處是學??梢話熨~,家長回頭去結(jié)算就行。一直到他十幾歲的時候,他才意識到家里已經(jīng)有錢了,事實上萬達集團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擴張的。也有一段時間沉迷于買跑車,看見特別炫酷的不買回來心癢難耐。談到這段經(jīng)歷,王思聰難得露出奇異的表情:“現(xiàn)在知道那是錯的?,F(xiàn)在不會了。”他現(xiàn)在坐一輛奧迪A8L,并且有司機。
“人要懂得利用自己的優(yōu)勢”,父母有錢這件事,在王思聰眼里也是優(yōu)勢一種。正好談論到某個富二代朋友表示不靠父母獨立創(chuàng)業(yè),為了證明自己也有能力的事兒,他覺得那就是腦子有病。“人長得好看就應該去拍戲、有才華就應該去寫書,有錢就應該讓錢發(fā)揮作用,非要用劣勢去和別人競爭有勁嗎?”
“真正的有錢人是不虛榮的”,王思聰說。在他看來,可以花大價錢買東西,但不要有蓬勃的物欲。他說起給母親買翡翠的口氣就是“都說帶她去拍一塊,兩個億也還好吧”,說起給女友送禮物的口氣就是“生日禮物也不貴的,十幾萬吧。不過參加了一個慈善拍賣,買了達明赫斯特的米奇,一千五百多萬,當情人節(jié)禮物送她了。”在正常人難以企及的價錢之前,他說起來也等閑。這在他看起來是不虛榮的,只是“和自己身家匹配的消費標準”。“沒錢的人非要裝有錢人那是ⅩⅩ,有錢人非要裝沒錢也是ⅩⅩ。”這話他說得毫不客氣。此外他不逛街、不瞎買,就打打游戲,也還能賺錢。你問他真有什么金錢觀嗎其實也沒有,只是分得很清楚什么錢該花什么錢不該花。這往往是成功人士的界限分明之處。如果你看過一些人物傳記就想有所收獲,基本上那些傳記只會告訴你一面。而王思聰很真實地呈現(xiàn)給你的是——生活成本反正就挺高的。不亂花錢不等于省錢。給誰花怎么花是門技術(shù)??傊妥约旱纳顮顟B(tài)匹配。